昨天,实习编辑小妹整理了一组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发到了网上,这组关于出嫁时新娘父母落泪的照片瞬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涌入了8K多条评论,很多人在回帖中去回忆自己结婚时的情形,或者论述自己对于父母亲的思念。
记得我们当时决定认真去做自媒体平台的原因就是一篇关于白宝宝回乡的图文,也同样是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得到几百万的阅读和近万的评论,有故事的照片和有照片的故事不论过多久都不会失去它的魅力。
很自然的会想到一个词——共鸣,我就来讲讲自己心里对于共鸣的理解吧。
照片之所以有吸引力一定是其中的瞬间击中了观看者的心,让他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情境,或是回忆或是想象,都仿佛是有一段台词压在胸口欲要迸发,是的,共鸣首先是一种感同身受。在我初加入工作室的时候,是没有如此集中大量的看过婚礼照片的,而且说真的,对于我这样一只持续单身狗来说,连婚礼中有什么样的流程我都一无所知。
其实很感谢当时有那样一个机会,给每个拍摄过的客户去写一篇专门的微信链接。当我看到他们婚礼的照片时,尤其是其中那些情感碰撞的画面,不论是幽默搞笑,还是情意浓浓,都让我的思绪在照片前停留很久,当然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正是这些离别时的画面。每次在写文字时,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进入一种身份里,试着去体会一下父母或者儿女那一刻的心情,在身体里充满一种情绪,等到那种幸福的感伤压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将要把自己挤爆前一口气把心里的话全部写出来。我不敢妄言自己写的多好多真实,但我想既然自己倾注了感情在那些通俗的文字里,看的人总会感受到,还好那时的客户都很给面子,没有过负面的评价。
后来公众平台修复了文章预览这个BUG,如今我已基本不再写客户专属链接了。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觉得写不好,也写不出那种激动的感觉了,大概也是因为看过的照片越来越多,从前那种新鲜感开始消退,心口那一段台词也暂时说到了尽头。
但那时感同身受的记忆依然保存着,记得两年前我对着下面这张照片写了一段文字,那是我写的东西第一次阅读量过万,也因为当时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让我还能坚持去写一些毫无文学性的随笔。
在没有正式接触摄影前,自己也曾买过相机想要研究一下拍照是怎样一回事,出门拍了几次花花草草之后就不了了之,什么光线构图,什么曝光度光圈值快门速度就跟天书一样让我迅速没了欲望,那个时候认为摄影是个硬手艺,理论一大堆,器材贵死人。
只怪自己还没理解画面内容的重要性,把练习什么前景虚化、背景虚化、多重曝光当成了拍照的敲门砖,事实上自己之前在书上在网上看到的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有多少是用了那些花哨的手法呢,当你满脑子都想着怎样构图的时候,图都已经不在了。
说起印象深刻的照片,我总会想到那张著名的《世纪之吻》,战争与爱情是一对反义词,但在这张照片里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虽然这张照片在后来被指出是摆拍,但丝毫不影响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家还会毫不犹豫地认同这种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嗯,共鸣的前提就是真实。
真实看似简单,但要求颇高,最关键的就在于照片中的画面在未受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发生的合理性。如果我们通过语言或动作上的前期干预,以及在技术手段支持下的后期调整,那么得到的照片就已经不够真实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这或许也是影楼行业的困顿所在吧。
但是,情感是摆不来的。或者说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是很难被虚拟的,连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这里面不得不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很多朋友会提到的“美”,对于美的定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一张照片有人说很好,有人则给予负面评价,但是美的前提一定不是破坏真实性。对于情感瞬间来说,在自己最高兴或者最哀伤时候得到的画面,一定不是最优雅的,隐忍的情感表达谈何真实。
对那些美颜相机和修图插件说一声:大家都是成年人,骗谁呢?!
能引起共鸣的另一个要素是小。这里说的小是指画面中表达的情感之小,其实就是我们常人所能及的那些细枝末节。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不需要理念的灌输和概念的解释就能自发体会,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自带属性。我们常常把感情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不论是哪一种都是通过我们大脑去自由触发的,可以把我们带入到快乐和伤感的境地。
在情感的领域里,可以得到很多可能,有人挖掘人性,有人创造故事,有人歌颂美好也有人创造利润,那我们呢?更像是个讲述者,告诉你沉浸在感情的深海里,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世间获得共鸣的方式有很多,通过照片,穿过文字营造的气氛,或者是一首歌的旋律,又或者与一种遗失多年的味道相遇,都可以让自己暂时性进入另一个世界里,快乐的共鸣让你飞起,而感伤的共鸣则让你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趁着讲述婚礼中父母与女儿离别的话题,特别安利一个视频给大家,视频讲述了一个“爱骗人”的父亲和一个拆穿“骗局”的女儿,在真实面前,我们才更自由,情感也更自由。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努力去成为孩子心目中应有的模样,一步步这样看着自己的女儿长大,去了远方,然后嫁给了一个年轻人,成立属于他们的新家庭,多少的画面像是轮回一般在反复播放,或许其间的某一句话就能触发情感的开关,让积攒了许久的回忆在一瞬间涌出,随着幸福而感伤的泪水涌出。
有多少时间,我们是这样看着她的背影长大的。
对,我家小公主的背影就是要这么霸气侧漏!
本文来源: